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北京昌平法院4年审理涉装饰装修合同纠纷849件 新要闻

发表时间:2023-03-16 18:59:15 来源:法治日报-法治网


(相关资料图)

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实习生 范嘉豪

3月16日,记者从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了解到,2018年至2022年,该院审理涉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民事案件849件,其中,装修工程款给付争议类案件占比54.9%。家装质量是否合格多为双方争议焦点,业主面临取证难、维权难等问题。

昌平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潘幼亭通报,装修作为一项投资多、耗时长、流程繁琐的大工程,涉及的法律关系相对复杂,有的具有部分劳务合同的性质,如关系到设计、安装等问题;有的夹杂挂靠、分包、转包等情形;当出现因施工导致案外人人身、财产损害情形时,还会牵涉相邻关系、人身损害赔偿或者房屋租赁等相关法律关系。此类纠纷从类型上看,装修工程款给付争议类占比54.9%,装修工程质量争议类占比19%,装修工程工期争议类占比12.5%,装修导致案外人损害争议类占比10.5%。

潘幼亭介绍,涉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件的被诉施工方多为熟人或无资质的包工头,这类施工主体因受制约和规制较少,资质或施工手续不健全,与业主在施工质量和施工期限等方面更易产生纠纷。工程增减项成为合同价款认定的焦点。实践中,此类案件争议焦点多为家装质量是否合格,而房屋部分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潜伏性,如墙皮脱落、地面裂缝等通常在交付验收后一段时间内才会暴露。此外,装修房屋多数业主用于自住,出现问题后大多已被迫紧急修复,加之业主留存证据意识较弱,维权难度较大。

针对这种情况,昌平法院提示,业主应强化审查意识,选择资质齐全、口碑优良的商家,并签订书面规范合同,对于施工质量要求、装修材料明细等易产生纠纷的事项详细约定。建议业主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跟进,不当“甩手掌柜”,遇到工程变更等重大事项,签订补充协议或录音录像等予以确认,并妥善保管预算报价单、聊天记录等证据材料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“各方主体充分留存书面及电子证据。”潘幼亭表示,装修合同履行周期长,事项琐碎繁多,且纠纷多发生于施工竣工后投入使用时,时间跨度较大,因而证据留存至关重要。装修中双方应妥善保管装修合同、设计变更协议、预算报价单、施工图纸、微信聊天记录截图等材料,并充分利用电子证据,如验收或后期使用阶段发现工程质量不合格时,可先通过拍照、摄像或报警等手段对现场证据进行保存,特殊情况下先鉴定后再自行修理,便于后期理赔。

最近更新